崇左:科技創新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
□ 左江日報記者 李鴻熙 甘忠瑤
一湖綠水、成排綠樹、先進設備,展現了南國銅業向綠色化、規模化、智能化目標加快發展的步伐——南國銅業項目所采用的富氧側吹熔池熔煉一步煉銅技術和永久不銹鋼陰極電解工藝,在技術裝備、綜合能耗、環保節能、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都達到或優于國內先進水平。
將機器人應用于生產制造過程,實現工件的智能化流水線加工,降低人工成本和出錯率,提高生產效率和產能,實現自動化、規模化、柔性化生產,崇左歐卡羅引進廣西首條定制家居工業4.0智能生產線,以全國一流的生產設備、信息化賦能家具智造、品牌競爭力強這三大優勢推動崇左木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我市堅持把創新作為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加快產業鏈發展和產品高端化進程,通過搭建創新平臺、引進科技人才、轉化科技成果等方式,加快形成科技創新驅動力,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強化科技創新平臺建設
我市始終重視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站高謀劃,狠抓落實,推動該項工作不斷取得新突破。
一方面,我市在中泰崇左產業園設立了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重點發展錳系新材料、高值稀土材料、高端新能源材料等核心產業,著力打造全市改革創新先導區、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產城融合發展示范區。2019年5月,崇左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獲批提升為自治區級高新區。
另一方面,鼓勵和支持企業、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企事業單位等創辦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崇左市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獲認定為自治區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搭建了一批新型研發平臺,建成廣西錳產業工程院、自治區級廣西千億元產業研發中心和自治區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目前正在組建自治區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錳資源綜合利用與先進材料技術聯合研究院。2019年,我市新增國家級科研基地1家、自治區級眾創空間1家、自治區級企業技術中心1家、自治區級星創天地3家、市本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家。
與此同時,我市積極推進崇左高新市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申報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入庫培育,推進建設南國銅業院士暨專家工作站和產學研合作基地、崇左市一中南大學錳資源聯合研究中心、浙江大學—崇左南方水泥基材料聯合研發中心、鈣基材料協同創新中心等平臺建設。
加大企業、社會主體研發投入
強化企業主體地位,加快培育高新技術企業。我市積極完善自主創新激勵機制,制定出臺支持企業創新的財稅、金融和政府采購等優惠政策,加大推進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認定和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業務工作力度,不斷激發企業創新創造活力。目前,全市共有高新技術企業33家,比“十二五”末增長5.6倍;2019年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2家,其中中信大錳礦業有限公司入圍2018年廣西高企創新活力10強、2018年廣西高企百強;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15家、增長4倍。我市組織企業參加中國創新創業大賽,1家企業獲廣西賽區總決賽成長組三等獎并晉級全國行業總決賽,4家企業獲評“廣西賽區優勝企業”。
突出政策引領,強化資金保障。我市深入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出臺《崇左市企業人才支持計劃實施辦法》,加快落實《廣西激勵企業加大研發經費投入財政獎補實施辦法》,讓企業充分享受優惠政策,不斷提高企業自主研發創新的積極性。2019年,我市5家企業獲得獎補金額275萬元,15家企業獲得高新技術企業獎勵性補助資金140萬元,8家企業獲得高新技術企業研發獎補經費162萬元。我市大力推動重點企業特別是行業內領先的龍頭企業加大創新研發力度,不斷取得突破,中信大錳礦業有限公司兩項新能源產品獲評“廣西優秀新產品獎”。
積極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廣西離子型稀土礦共含有15種元素,通過不同的萃取工藝和方法,我們成功地將它們一個個分離出來,稀土氧化物純度能達到99.9%以上,下一步我們將想辦法把稀土提純到超高純度99.999%以上……為下游的高端科技產品提供更高品質的稀土產品。”廣西國盛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韋世強說。
近年來,廣西國盛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科技團隊在集成創新基礎上,相繼研發出了新技術并形成了自有發明專利,推動廣西稀土提取工藝更優、更有效,促進稀土產品更加多樣化。
——這是我市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的一個特寫。
我市積極構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長效機制,制定出臺了《崇左市企業購買科技成果轉化后補助暫行管理辦法》,激勵企業主動引進并轉化先進適用科技成果。
2019年全市共獎補26萬元,今年以來全市共獎補78萬元。另一方面,積極落實科技成果轉化獎勵機制。目前,廣西國盛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中信大錳礦業有限公司等企業,以及廣西南亞熱帶農業科學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均建立了科技成果轉化激勵分配機制,通過采取崗位分紅的方式對科技成果轉化實施人員進行獎勵。2019年,廣西南亞熱帶農業科學研究所對完成科技成果轉化的課題組人員按科技成果轉化收益的70%進行獎勵,大大激發了科技人員的積極性。
加強產學研合作是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的一大抓手。為此,我市大力推動科技合作和引資引智活動,特別是加強與知名高校的交流合作。近年來,市政府先后與廣西大學、中南大學、江南大學等高校簽訂合作協議,達成合作項目32項。同時,積極為企業與高校加強合作牽線搭橋,促成中信大錳礦業有限公司與中南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合作,聯合承擔科研項目16項;廣西國盛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與北京有色金屬總院、北京大學等10多家科研機構、高校進行合作,有效促進稀土企業科技、技術人才等方面發展。
據統計,截至今年5月,中南大學共轉化5項科技成果到崇左5家企業,廣西大學轉化2項科技成果到中糧屯河公司,由廣西國宸、廣西國盛、廣西大學共同承擔的“雙百雙新”項目“稀土金屬合金分離冶煉制備關鍵技術及裝備產業化應用示范項目”獲自治區科技廳立項支持800萬元。
產業轉型升級攻堅戰是我市“四大攻堅戰”之一。目前,根據自治區《打造崇左市銅錳稀土新材料產業基地實施方案(2019—2030年)》,我市正在大力打造集銅業循環經濟產業、錳基新材料產業、稀土新材料產業、銅錳稀土協同交叉產業、二次資源綠色循環經濟產業五大板塊為一體的銅錳稀土新材料產業基地。不久前,自治區出臺《關于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動科技創新促進廣西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即廣西“科改33條”),這是近年來廣西科技創新領域“干貨”最多的政策文件,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了難得機遇。放眼未來,我市實施科技創新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實現新突破將大有可為、大有可期。
電話:0771-7964660 傳真:0771-7968753 地址:廣西崇左市城南八路
版權所有:崇左市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 崇左市生產力促進中心 桂ICP備13001073號-1 技術支持:廣科網絡